-
浅议新冠疫情期间不可抗力条款的运用
2020 02/09 作者:宓晓亭编者按: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措施进行疫情防控,包括延迟复工等。再加上2020年1月30日,WHO正式宣布本次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此一来,给国内外企业合同履行造成了巨大影响,在货物生产、进出口物流等诸多方面受到了各种阻碍,亦对部分正常市场交易秩序产生了干扰。传染病引起的合同履行障碍和责任承担问题,在17年前的“非典”时期就已有先例。03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在防 -
新冠疫情严峻形势下的刑事责任
2020 02/08 作者:张云昊编者按: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投入疫情防控攻坚战,高朋全体律师在第一时间制定应急服务方案,并在《致客户的一封信》中向广大客户汇报了我们的工作安排,对特殊时期的法律风险进行了提示。当前,北京市高朋(扬州、泰州)律师事务所已全面启动线上远程办公,继续全力以赴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高朋所各团队近期将密切配合防疫斗争,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适应防控形势的需要,帮助广大客户应对各种潜在危机和 -
关于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利益相关方是否有权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法律分析
2020 02/08 作者:田毅 顾舒蓉一、问题导入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在各类资本的融合中,可能会涉及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的情形。如近期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甲公司,其控股股东乙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乙公司欲将其持有甲公司的股权划转给省外另一家国有独资公司丙公司。此时,甲公司的小股东自然人丁要求行使优先 -
截留兄弟省市救援物资是否为“应急处置征用”?
2020 02/08 作者:李敏2020年2月5日,有新闻报道云南省大理市直接征用了重庆市政府和黄石市政府一批从缅甸购买的应急物资(一共9件598箱30万个口罩),2020年2月6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大理市发布通告称,对大理市卫生健康党委书记、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杨砚池给予免职处理,大理市工信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方虎给予政务记过处分。而后,我们发现此类似神操并非个例。大理市认为扣留应急物资有法可依,其依据便是《云南省突发事件应急征用 -
救灾物资想拿就拿?结合案例聊一聊“挪用特定款物罪”—抗疫救灾相关刑事罪名解读(一)
2020 02/07 作者:谢向阳、卢俊成编者按: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武汉红十字会因一名男子从红十字会救灾物资临时仓库中提出一箱3M口罩,放入政府车牌汽车后备箱一事再次饱受质疑。虽然2月2日武汉市政府官网通告称,系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参加市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工作会议时,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找仓库领取了口罩等防护用品,且对所提的一箱3M口罩统一办理过登记、审批等手续,但是在口罩等必备医疗设备紧缺的英雄之城武汉市,在众多奋战在 -
新冠疫情对企业合同履行的影响及法律意见
2020 02/07 作者:黄玉玲、周燕燕、顾舒蓉编者按: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投入疫情防控攻坚战,高朋全体律师在第一时间制定应急服务方案,并在《致客户的一封信》中向广大客户汇报了我们的工作安排,对特殊时期的法律风险进行了提示。当前,北京市高朋(扬州、泰州)律师事务所已全面启动线上远程办公,继续全力以赴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高朋所各团队近期将密切配合防疫斗争,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适应防控形势的需要,帮助广大客户应对各种潜在危机和 -
切勿刻意隐瞒,切勿抱有侥幸! 疫情期间解读重点罪名(一)
2020 02/05 作者:陈凯一、青海西宁故意隐瞒真实行程和活动被立案二、广西玉林隐瞒与重点疫情发生地人员接触,不采取预防措施被立案三、江苏徐州隐瞒行程,到处乱跑被立案四、江西赣州隔离期间乘公交被立案五、广东汕头隔离期间乘交通工具被立案untitled.png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些人因刻意隐瞒从武汉返乡事实,确诊新冠肺炎,被刑事立案!是的,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刑事立案。此罪名是很严重的罪名。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 -
疫情当前,律师不得不提醒您的常见法律风险
2020 02/05 作者:王劭丹鼠年的春节,对我们千家万户的老百姓来说,注定是难忘而无法平静的。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春节,我们做了指甲、换了发型、买了新衣,结果因为新冠状病毒,整个假期却在家禁足,只能和亲友通过手机云拜年。失望忧心的同时,我们也都在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时常为医护工作者、民警、交警、环卫、街道、外卖小哥,等等这些在一线奋斗着、为控制疫情而努力的各行各业工作者们所感动,为他们点赞祝福。疫情期间,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法 -
“延期复工期间”能否定性为“节假日”?
2020 02/05 作者:郑霄潇国务院每年11月底或12月都会颁布次年“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此类通知下发后,各类“拼假攻略”便会应运而生。国务院颁布“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的法律依据何在?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一步规定了每个节日/纪念日的放假天数。《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