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碳关税政策初探
2021 06/09 作者:钱文婕碳关税是指进口国对水泥、钢铁、铝、炼油、造纸、玻璃、化工和肥料等高能耗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旨在抬高前述外国产品的进口成本,以避免进口国国内产业因执行较高的环保标准而失去价格优势。一直以来,这种政策的合理性及合法性都存在较大争议。目前还没有国家正式征收碳关税,但欧盟已经提出了愈发具体的碳关税政策目标和方案,并且预计在2023年开始实施。欧盟的做法很可能被其他发达国家仿效,进而对全球经贸形势产生系统性影响 -
从被公开的“车辆原始数据”看“个人信息“保护
2021 06/07 作者:秦文砚、付婷大数据时代,我们变得愈发“透明”,随之而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时刻挑动着我们的神经。从“3.15”爆出某些商家违规抓取人脸识别信息侵犯个人信息安全,到备受关注的“人脸识别第一案”去动物园看动物是不是必须“刷脸”迎来了终审判决,被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被判删除原告郭兵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和指纹识别信息。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虽经有关部门重拳整治,但仍然屡禁不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职业放贷人面面观
2021 06/02 作者:白亚铮、周一新“民间借贷”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自中国古代以来,民间借贷就在社会生活中频繁发生,作为满足大众资金需求的重要手段。但从未像现在这样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民间借贷作为一种民间自发形成的融资手段,作为社会信用形式和正规金融的补充,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弥补了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时贷到足额资金的不足。随着《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出台,民间借贷活 -
对七国贸易部长声明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点评
2021 05/31 作者:唐小兵 、王磊上周5月28日,七国集团(G7)贸易部长发表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涉及对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若干领域。这是西方七国迄今对WTO的立场文件,也是它们为今年年底WTO第12届部长会议日程做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准备。声明虽然涉及了WTO成员方一些共同利益的问题,如新冠疫苗豁免,渔业补贴纪律,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谈判,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谈判等,但是声明在以下几个方面厚此薄彼,充分体现了七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 -
股权质押合同签署后,未办理质押登记,债权人如何维权?
2021 05/28 作者:孙美妍、吴丽华、陈冲引言在商事交易活动中,签署股权质押协议是比较常见的担保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三条规定“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在实际签署协议后,不乏有担保人企图通过“不办理质押登记”等手段阻断股权质押的设立,并试图达到逃避担保责任的目的。司法实践中,尽管未办理质押登记会导致质权未设立,但股权质押条款并不会直接因此无效。相关司法判例亦认定此类合同有效,并支持债权人以担保人未 -
利用美国司法审查制衡美国政府对华歧视性贸易保护政策——结合双钱集团诉美国商务部OTR轮胎反倾销分别税率案
2021 05/26 作者:张毅引言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经作为中国商务部全国贸易救济工作会议唯一被邀请并做主题发言的企业代表,我们帮助其主动利用美国商务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和WTO争端解决机构等所有法律救济途径坚持不懈积极抗辩,在美国对华多起反倾销案件中获得最低单独优惠反倾销反补贴税率,不但维护了自身的合法出口权益,还扩大了海外市场并取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和收益。一、基本案情2013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正式立案对原产自中国的进口新充 -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下的“二选一”:从“360案”到“美团案”
2021 05/25 作者:高远4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闻,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美团是继阿里巴巴后第二家被正式宣布反垄断立案调查的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二选一”:从“360案”到“美团案”(一)“360案”中的“二选一”“二选一”并非新鲜话题。2011年,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虎公司)就作为原告,以被告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称腾讯公司)禁止其用户使用 -
一个法律人与WTO的过往(四)
2021 05/24 作者:王磊编者按:从1986年到2001年十五年间,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高朋律师事务所王磊律师,当年从一开始就全面深入地参与了谈判,是谈判代表团中的法律人。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周年,高朋所特请王律师撰写系列文章,回忆那峥嵘岁月的点点滴滴。我们也借此向那些当年站在改革开放一线,为国家利益在谈判中奋力拼博的人们致敬。工作班子搭起来后,第一件事是开会审议中国提交的《外贸制度备忘录》。这个备忘 -
单位被强制执行导致 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自然人 被“限高”的救济问题
2021 05/21 作者:王明涛、邱万亚、杨柳【单位被强制执行导致相关法定代表人、主要责任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股人等自然人被限高,使其生活和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对那些非故意躲、逃、藏等不履行生效判决、仲裁法律义务,愿意主动配合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自然人,面对单位产生的债务无力解决,即使在单位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或被限高,也可以采取合理、合法、合规的救济手段,将其从限高名单中解困出来。本文将展开予以介绍和探讨,这仅代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