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7/04

今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在2025年6月15日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降本增效”成为影企掌门人、电影导演们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影视制作成本不断攀升,从影视改编授权到剧本创作,从演员片酬到特效制作,从场地租赁到宣发费用,每一项开支都在增加。以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祉希为例,她在论坛中提到,当年1200万元能拍一部《煎饼侠》,现在1.2亿元都未必能拍出一部电影。这种成本的大幅增长,使得众多影视项目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降本增效”成为影视行业的必然选择。


论坛上,行业大咖提出,以AI技术实现降本,以衍生品开发促进增效,是突破当下困境的关键路径,大麦布局虚拟拍摄棚、《哪吒2》衍生品千亿销售额的亮眼成绩,也展现了新方向的潜力。然而,无论是AI应用中的技术革新,还是衍生品开发的商业模式拓展,都潜藏着诸多法律风险。


一、AI降本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争议


影视制作中使用AI生成虚拟场景、特效镜头甚至剧本大纲时,版权归属问题极易引发纠纷。我国《著作权法》对AI生成内容的权利主体尚无明确界定,若未在使用前通过合同约定,可能会引发AI服务商、影视剧制作方、使用者之间的权属纠纷。比如,某影视公司使用AI设计角色形象,因未约定版权归属,在授权第三方开发衍生品时可能会遭AI服务商起诉,最终不仅承担巨额赔偿,还导致项目停滞。因此,影视企业在与AI服务商合作时,务必通过合同明确约定AI生成内容版权归制作方所有,并排除AI服务商后续权利主张。


(二)数据合规与隐私保护问题


AI技术依赖海量数据训练,数据来源与使用的合法性至关重要。AI开发方未经授权抓取网络素材、使用个人未脱敏生物识别信息用于虚拟形象建模等行为,可能违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影视制作方应在合同中,明确要求AI开发方建立严格的数据使用审批制度,确保数据来源合法、使用目的明确,并依法取得相关主体同意。


(三)技术侵权风险


为降低成本,部分影视制作企业可能使用未经授权的AI工具或算法,这将面临专利侵权、开源代码违规使用等法律风险。使用破解版AI特效软件,不仅构成软件著作权侵权,还可能导致作品因侵权问题无法发行。企业应定期对AI工具进行合规审查,使用正版软件,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二、衍生品增效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IP授权边界模糊


衍生品开发需基于明确的IP授权范围,若超过授权协议约定的品类、地域或时间限制将构成侵权。以《哪吒2》为例,若片方仅授权玩具类衍生品开发,第三方擅自生产文具周边,即侵犯IP权利人权益。此外,授权链条断裂也易引发纠纷,如二级授权商未获原IP方转授权即与被授权方开展合作,可能导致整个项目被叫停。各方在签订IP授权合同时,应细化衍生品品类、销售区域、授权期限及转授权限制,避免模糊条款。


(二)商标与设计的侵权隐患


衍生品设计若未进行全面的商标、专利、著作权检索,极易侵犯他人在先权利。比如,某影视公司开发的角色玩偶因外观与其他动漫形象高度相似,被诉外观设计侵权,产品被迫下架并承担高额赔偿。所以,企业在开发衍生品前务必开展知识产权检索,确保设计不侵犯他人权益。


(三)质量责任与消费者权益守护风险


衍生品质量直接影响IP口碑与企业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存在安全隐患或质量瑕疵的衍生品,消费者可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赔偿。若影视企业作为IP授权方未尽质量监督义务,可能承担过错赔偿责任。企业可在授权协议中加入质量监督条款,要求被授权方定期提交质量检测报告,明确质量问题责任承担方式。


三、其他合规建议


(一)完善合同管理


从AI合作到IP授权,合同是规避风险的关键。


1.在与合作伙伴签订合同前,要充分评估项目成本和风险,对合作合作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


2.签署合同时,需明确合同条款,确保权利义务对等,对版权归属、授权范围、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进行详细约定,避免因合同漏洞引发纠纷。


3.变更合同内容时,应与对方进行充分沟通,签订书面的补充协议,并确保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4.合同签署后,应建立合同履行跟踪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因合同纠纷导致成本增加。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在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前,建立知识产权审查机制,从AI生成内容到衍生品设计要进行全面的权利审查,确保获得合法有效的授权。对于重要的知识产权,建议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进行审查和评估。


2.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及时进行版权登记、商标注册等。同时,要与创作人员签订明确的知识产权归属协议,避免因权属纠纷影响项目进度和收益。


3.定期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梳理和管理,及时清理过期或无效的知识产权,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三)制度建设及岗位监督


1.构建企业内部AI应用、衍生品开发的合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法律培训和合规培训,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2.设立合规审查岗位,对AI应用、衍生品开发等业务进行全流程监督,确保企业经营合法合规。


影视行业的“降本增效”之路充满挑战,企业在“AI降本,衍生品增效”的探索中,每一步创新都需以法律合规为前提。唯有筑牢法律防线,企业才能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的视频号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高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