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泄露信息事件——浅谈互联网时代泄露信息的罪与责

2023 07/04

近日,网传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马某某通过非法技术手段盗取近几届全校学生照片等个人信息,并在网页上分门别类制作成“颜值排行榜”供人随意浏览。据网传信息显示,被盗取的学生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籍贯、生日等。嫌疑人马某某涉嫌非法获取该校部分学生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已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随后“人大泄露信息”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互联网时代让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化,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但个人隐私被泄露造成的后果往往如洪水决堤,祸害无穷。如果信息安全得不到保证,我们就像在虚拟空间中“裸奔”,甚至这种情况会外溢到现实世界,以至于给我们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该事件将网络安全及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再次推到公众视野,网络已经不是法外之地,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对此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现就该事件涉及到的罪与责概述如下:


一、若网传信息查证属实,马某某将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风险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界定了个人信息,即“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此次事件中的姓名、学号、学院等包括照片在内的信息均可相互结合并识别到具体个人,因此属于法定的“个人信息”范畴。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中,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海淀公安分局在对该事件的通报说明中写明:马某某存在“非法获取学校部分学生信息”的行为,马某某如果是采用的“窃取或者其他方法”的非法手段,达到一定条件可构成该罪。按照《刑法》253条之一的规定,马某某最终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如果经过公安机关的深入调查后,最终被定性情节特别严重,可能到达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马某某现在是被刑拘,最终认定马某某是否施行,还要根据公安机关后续的侦查结果而定。


另马某某不但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还涉及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根据《检察机关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指引》规定,对于采取网络技术手段非法获取计算机系统中公民个人信息的,同时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应当择一重罪论处。具体处罚要依据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来定。


二、马某某是否还涉及到其它责任?


据网传在网页上对部分学生的颜值进行打分排名,把学生的长相,包括一些其他的私密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加以宣传,实际上是对被侵权人的隐私权、肖像权,甚至包括名誉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甚至有可能涉嫌存在贬损他人形象的行为,马某某可能会在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方面承担民事责任,但牵扯到公民个人信息还要看具体泄露的程度。


三、学生个人信息被泄漏,学校是否有责任?


学校的信息数据被泄露,应当审查校方对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个人数据是否完全尽到保护义务,如果其尽到了应有保护义务,则无须担责,否则要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结语


狄更斯曾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庞大的信息网络中,大家都要保持理性判断,坚守法律、道德底线;在成长途中,要积极向上,塑造良好人格。


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个人信息保护,更要筑牢网络安全防护网,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进步和和谐的社会。正如中新网对该事件的评述:让泄露个人信息者,无利可图、无路可走、无处可藏!